| 2008-2015年度地理与旅游学院科研立项统计表 | 
| 序号 | 年度 | 责任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立项部门 | 
| 1 | 2015 | 陈起伟 | 典型岩溶区土壤侵蚀规律及其与石漠化耦合关系研究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 2 | 2015 | 罗绪强 | 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植物生理生态响应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 3 | 2015 | 张伟 | 贵州湖泊沉积物中硫与重金属和营养盐耦合循环的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水质影响 | 面上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 4 | 2015 | 樊云龙 | 红水河上游北盘江峡谷发育与演化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 5 | 2015 | 陈志永 | 民族旅游村寨治理模式的实践逻辑与制度创新研究 | 国家社科 | 国家社科规划办 | 
| 6 | 2015 | 张凤太 | 贵州强降水诱发山体滑坡机理及耦合气象预报模型研究 | 科技厅自然基金 | 贵州省科技厅 | 
| 7 | 2015 | 张凤太 | “十二五”资源环境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 子课题“喀斯特山区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 | 国家十二五水专项 | 国家科技部 | 
| 8 | 2015 | 罗绪强 | 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植物生态适应性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专项资金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 9 | 2015 | 吴亚平 | 旅农融合视角的贵州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研究 | 软科学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 10 | 2015 | 吴亚平 | 旅游扶贫的贵州模式研究 | 旅游局委托项目 | 贵州省旅游局 | 
| 11 | 2015 | 郑延丽 | 贵州省象蜡蝉物种多样性研究 | 校级博士项目(自科)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2 | 2015 | 邓家彬 | 姜黄属药用植物鉴别的特异分子标记研究 | 校级博士项目(自科)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3 | 2015 | 马福军 | 广西宁明渐新世黄杨属植物及其古环境意义 | 校级博士项目(自科)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4 | 2015 | 闫修民 | 典型喀斯特生态系统跳虫群落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研究 | 校级博士项目(自科)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5 | 2015 | 罗洋 | 木炭对旱地黄壤的改良效应初步研究 | 一般项目(自科)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6 | 2015 | 郜红娟 | 乌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 | 一般项目(自科)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7 | 2015 | 刘兴 | 喀斯特不同植被恢复群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意义研究 | 校级自筹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8 | 2015 | 宗积章 | 贵州民族地区同步小康村庄规划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四大寨乡高坪村为例 | 校级自筹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9 | 2015 | 吴建峰 | 贵阳市岩溶山区气候演化与土地利用格局耦合作用的研究 | 校级自筹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20 | 2015 | 任军 | 贵州省座囊菌多样性调查 | 校级自筹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21 | 2015 | 张香菊 | 贵州山地户外运动与旅游的融合模式诊断与调控研究--以紫云格凸河景区为例 | 校级自筹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22 | 2015 | 杨兮 | 老员工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引导策略分析——以57365z线路检测中心为例 | 校级管理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23 | 2014 | 陈志永 | 山地民族贫困村镇旅游发展干预中的内源性能力建设研究 | 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24 | 2014 | 盖媛瑾 | 西南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模式变迁影响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规划办 | 
| 25 | 2014 | 白雪 | 贵州民族旅游地乡村节事发展研究 | 科技厅软科学 | 贵州省科技厅 | 
| 26 | 2014 | 罗光杰 | 岩溶山区典型乡村“人口-聚落-生态”耦合机制及其优化调控模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基金委 | 
| 27 | 2014 | 张伟 | 酸沉降下喀斯特小流域石灰土和黄壤硫循环相关的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学相应的对比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28 | 2014 | 吴亚平 | 乌当区生态乡村建设研究——基于国家、市场和社会协同理视角 | 乌当区项目 | 乌当区科技局 | 
| 29 | 2014 | 周杰 | 贵州旅游本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探索 | 教育厅人文规划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30 | 2014 | 姚莉 | 城镇化背景下贵州乡村聚落景观形态的演变机制与保护策略研究 | 教育厅人文青年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31 | 2014 | 李倩 | 贵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 教育厅人文自筹经费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32 | 2014 | 李松 | 贵阳市城镇扩展特征和空间重构研究 | 校级博士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33 | 2014 | 龙拥军 | 贵阳市大十字-喷水池商圈改造研究 | 校级博士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34 | 2014 | 张淑卿 | 基于三亲本杂交的cfp荧光基因标记拉巴豆根瘤菌构建条件研究 | 校级博士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35 | 2014 | 张辉 | 贵州全新世泥炭沉积古气候记录初步研究 | 校级一般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36 | 2014 | 吴红梅 | 区域旅游的竞合策略研究--以青岩古镇和镇山村为例 | 校级一般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37 | 2014 | 俞洪燕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 | 校级辅导员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38 | 2014 | 郜捷 | 避暑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 校级自筹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39 | 2014 | 陈起伟 | 地理国情普查 | 横向 | 国家地理国情普查办 | 
| 40 | 2014 | 陈起伟 | 地理国情普查 | 横向 | 国家地理国情普查办 | 
| 41 | 2014 | 张凤太 | 自然地理 | 校级重点学科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42 | 2014 | 费广玉 |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导游”协同培养研究 | 教育厅-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43 | 2014 | 陈志永 | 旅游管理校级重点学科 | 校级重点学科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44 | 2014 | 陈起伟 | 修文县2014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 | 横向课题 | 修文县发改委 | 
| 45 | 2014 | 罗光杰 | 黔中经济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 校级员工科研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46 | 2014 | 勾昕 | 乌当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量差异研究 | 校级员工科研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47 | 2014 | 刘晓辉 | 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在旅游景区安置模式下生产生活方式变迁以及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 校级员工科研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48 | 2014 | 勾昕 | 喀斯特地区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 | 校级员工科研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49 | 2014 | 邵技新 | 基于3S技术的喀斯特地区泥石流灾害分布预测及危险度评价 | 校级员工科研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50 | 2014 | 张凤太 | 喀斯特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构建与动态评价研究—以贵阳“两湖一库”为例 | 校级员工科研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51 | 2014 | 阮英慧 | 玉米芽苗期抗旱生理的研究 | 校级员工科研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52 | 2014 | 张伟 | 喀斯特小流域石灰土和黄壤硫滞留及输出的硫同位素示踪研究 | 科技科技厅自然基金 | 贵州省科技科技厅 | 
| 53 | 2014 | 张淑卿 | 极端石漠生境下植物根际解磷菌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 科技科技厅自然基金 | 贵州省科技科技厅 | 
| 54 | 2014 | 刘蕊 | 城市建筑扬尘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及其对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以贵阳市为例 | 科技科技厅自然基金 | 贵州省科技科技厅 | 
| 55 | 2014 | 李仪 |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Cd-Pb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 科技科技厅自然基金 | 贵州省科技科技厅 | 
| 56 | 2013 | 勾昕 | 武陵山区人工林植被和凋落物对其土壤碳汇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 科技科技厅自然基金 | 贵州省科技厅 | 
| 57 | 2013 | 张其芳 | 贵州地方水稻品种碳氮代谢特征及稻米品质特性研究 | 科技科技厅自然基金 | 贵州省科技厅 | 
| 58 | 2013 | 张兆军 | 贵州渐危珍稀植物喙核桃保护生物学研究 | 科技科技厅自然基金 | 贵州省科技厅 | 
| 59 | 2013 | 张军以 | 喀斯特地区大规模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农户生计模式变迁影响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规划办 | 
| 60 | 2013 | 勾昕 | 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413016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委 | 
| 61 | 2013 | 刘晓辉 | 图像人类学视野下贵州生态移民工程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规划办 | 
| 62 | 2013 | 李松 | “城镇化带动战略”背景下贵州村庄空间体系发展规律研究 | 教育厅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63 | 2013 | 陈起伟 | 石漠化综合治理监测评价技术及三位一体集成研究示范 | 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 64 | 2013 | 李仪 | 六种体外消化方法提取土壤铜铅镉的比较研究 | 校级博士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65 | 2013 | 刘蕊 | 城市建筑扬尘重金属暴露特征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 校级博士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66 | 2013 | 张伟 | 阿哈湖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主要类群及数量分析 | 校级博士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67 | 2013 | 张晓瑾 | 僜人溯源--僜人体质与信仰崇拜考析 | 校级博士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68 | 2013 | 阮英慧 | 玉米自交系耐盐碱鉴定及品种筛选研究 | 校级青年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69 | 2013 | 杨兮 | 旅游小企业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以青岩古镇为例 | 校级青年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70 | 2013 | 朱梅梅 | “多彩贵州”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效益分析 | 校级青年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71 | 2013 | 罗绪强 |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72 | 2013 | 任大银 | 贵阳市乌当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综合服务项目 | 横向课题 | 农业部(乌当农业局委托) | 
| 73 | 2013 | 梁玉华 | 修文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初步设计 | 横向课题 | 修文县发展和改革局 | 
| 74 | 2012 | 谢红梅 | 贵阳市人口结构与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研究 | 贵阳市科技项目 | 贵阳市科技局 | 
| 75 | 2012 | 费广玉 | 贵阳市温泉旅游发展研究 | 贵阳市科技项目 | 贵阳市科技局 | 
| 76 | 2012 | 李松 | 乌当区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预测方法研究 | 乌当区项目 | 乌当科技局 | 
| 77 | 2012 | 姚莉 |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北侗侗寨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 
| 78 | 2012 | 谢红梅 | 西部城市人口结构与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 |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 
| 79 | 2012 | 邵技新 |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耦合导向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 
| 80 | 2012 | 郜捷 | 基于游客感知的贵阳市散客旅游服务满意度研究 | 校级青年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81 | 2012 | 杨鸿雁 | 花溪十里河滩国家湿地公园浮游植物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 校级青年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82 | 2012 | 廖晶晶 | 草木植物根系控制水土流失的抗拉强度研究 | 校级青年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83 | 2012 | 梁玉华 | 环境科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 贵州省财政厅、教育厅 | 
| 84 | 2012 | 罗绪强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环境科学教学团队 | 校级教学团队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85 | 2012 | 罗绪强 | 贵州省环境科学教学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86 | 2012 | 张军以 | 基于农户视角的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恢复替代性生计模式选择研究 | 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 87 | 2012 | 樊云龙 | 农田地力提升的土壤生物技术研发与示范 | 乌当区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 乌当区科技计局 | 
| 88 | 2012 | 樊云龙 | 喀斯特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研究 | 社发攻关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 89 | 2012 | 费广玉 | 乌当区温泉城旅游产业发展提升策略研究 | 乌当区项目 | 乌当科技局 | 
| 90 | 2012 | 梁玉华 | 贵阳市环境科普基地建设 | 贵阳市科技项目 | 贵阳市科技局 | 
| 91 | 2012 | 罗绪强 | 典型喀斯特植被退化群落主要优势植物养分化学计量学研究 |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 | 贵州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 
| 92 | 2012 | 刘邦煜 | 利用城市污泥制备生物炭腐殖质土——基于干馏和堆肥工艺 | 省长基金 | 贵州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 
| 93 | 2012 | 陈志永 | 旅游影响下侗族大歌的变迁及传承机制研究 | 科技厅软科学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 94 | 2012 | 勾昕 | 贵州武陵山区人工林物种多样与其土壤碳汇功能关系研究 | 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95 | 2012 | 吴亚平 | 政府介入乡村旅游开发的权力边界研究 | 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96 | 2012 | 白雪 | 贵阳市会展旅游业特色化发展模式研究 | 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97 | 2012 | 勾昕 | 喀斯特生态系统各组分碳氮磷化学计量比较格局及其相互影响 | 校级博士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98 | 2012 | 张其芳 | 贵州地方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特性研究 | 校级博士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99 | 2012 | 兰大卫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体育旅游发展现状评述 | 校级博士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00 | 2012 | 苏志华 | 贵阳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磁学研究 | 校级博士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01 | 2012 | 张兆军 | 贵州渐危珍稀植物喙核桃繁殖对策研究 | 校级博士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02 | 2012 | 曾璐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分析 | 校级青年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03 | 2012 | 俞洪燕 | 玉米粒期氮肥肥效滞后时间的研究 | 校级青年项目 | 57365z线路检测中心 | 
| 104 | 2012 | 陈起伟 | 凯里市2012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作业设计 | 横向课题 | 凯里市发展与改革局 | 
| 105 | 2012 | 梁玉华 | 丹寨县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作业设计 | 横向课题 | 丹寨县发展与改革局 | 
| 106 | 2012 | 郑建 | 修文县2012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作业设计 | 横向课题 | 修文县发展与改革局 | 
| 107 | 2012 | 陈起伟 | 威宁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效益监测 | 横向课题 | 威宁县发展与改革局 | 
| 108 | 2012 | 陈起伟 | 纳雍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效益监测 | 横向课题 | 纳雍县发展与改革局 | 
| 109 | 2012 | 陈志永 | 乌当区"泉城五艳"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咨询诊断及整改报告 | 乌当区项目 | 乌当区旅游局 | 
| 110 | 2012 | 陈起伟 | 示范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遥感监测 | 十二五规划项目 | 科技部 | 
| 111 | 2011 | 罗绪强 | 喀斯特植物磷、钙胁迫的生态适应性调控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 112 | 2011 | 梁玉华 | 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生态指示功能研究 | 社发攻关项目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委员会 | 
| 113 | 2011 | 罗光杰 | 建国以来西南岩溶山区聚落变迁与人地关系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 国家教育部 | 
| 114 | 2011 | 刘邦煜 | 利用工业废酸和赤泥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研究 | 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 115 | 2011 | 李松 | 织金县滑坡灾害空间预测的遥感方法研究 | 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 116 | 2011 | 邵技新 |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喀斯特地区泥石流灾害分布预测及危险度评价 | 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 117 | 2011 | 龙拥军 | 城郊农户低碳土地利用研究 | 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 118 | 2011 | 樊云龙 | 贵州石漠化地区的农户生计变迁调查研究 |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 119 | 2011 | 任大银 | 贵铝尾矿中稀土的赋存状态及其利用研究 | 贵阳市科技项目 | 贵阳市科技局 | 
| 120 | 2011 | 叶春 | 贵阳市养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及其开发对策研究 | 贵阳市科技项目 | 贵阳市科技局 | 
| 121 | 2011 | 廖昕荣 | 贵州省南部片区碳汇调查 | 中科院科技先导项目 |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 
| 122 | 2011 | 陈起伟 | 凯里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11-2013) | 横向课题 | 凯里市发改局 | 
| 123 | 2011 | 梁玉华 | 丹寨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11-2013) | 横向课题 | 丹寨县发改局 | 
| 124 | 2011 | 梁玉华 | 修文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11-2013) | 横向课题 | 修文县发改局 | 
| 125 | 2011 | 梁玉华 | 2011年凯里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作业设计 | 横向课题 | 凯里市发改局 | 
| 126 | 2011 | 梁玉华 | 2011年丹寨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作业设计 | 横向课题 | 丹寨县发改局 | 
| 127 | 2011 | 郑建 | 2011年修文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作业设计 | 横向课题 | 修文县发改局 | 
| 128 | 2010 | 李乐京 | 增权效能视角下的民族村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以贵州为例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 国家教育部 | 
| 129 | 2010 | 刘邦煜 | 贵州拜尔法赤泥综合回收利用研究 | 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130 | 2010 | 韩会庆 |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学研究 | 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131 | 2010 | 费广玉 | 温泉旅游地治理模式比较研究——以乌当温泉群、息烽温泉及剑河温泉为例 | 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132 | 2010 | 叶春 | 贵州养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133 | 2010 | 罗绪强 | 喀斯特石漠化植物生态响应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委员会 | 
| 134 | 2010 | 罗绪强 | 喀斯特植物磷、钙胁迫的适应性调控机制研究 | 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项目 | 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 135 | 2010 | 张凤太 | 贵州省黔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时空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 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136 | 2010 | 任大银 | 硫化铊矿物研究 | 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 137 | 2010 | 邵技新 | 基于GIS技术的喀斯特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贵阳环城林带为例  | 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138 | 2010 | 张凤太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办 | 
| 139 | 2010 | 梁玉华 | 凯里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2010—2014) | 横向课题 | 凯里市发改局 | 
| 140 | 2010 | 梁玉华 | 凯里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作业设计(2011年) | 横向课题 | 凯里市发改局 | 
| 141 | 2010 | 韩会庆 | 遵绥高速备案资料 | 横向课题 | 绥阳县国土局 | 
| 142 | 2009 | 梁玉华 | 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时空演变、驱动因子及生态效应研究-黔中地区为例 | 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 143 | 2009 | 罗绪强 | 植物碳、氮同位素对喀斯特石漠化过程的响应特征研究 |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 贵州省教育厅 | 
| 144 | 2008 | 陈志永 | 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办 |